“男儿沙场百和死,怯士马革裹尸还;埋骨何必桑梓地,四处有青山。湖南省耒阳市中豪小学周一例行升旗典礼后,全体师生肃立伍中豪烈士铜像前,齐声吟诵他写的诗句,表达高尚。这是该市传承红色基因,鞭策红色教育进校园的一个活泼场景。1905年,伍中豪出生正在耒阳市,是晚期、赤军高级批示员。走进中豪小学,除了巍然矗立的伍中豪烈士铜像外,以伍中豪烈士生平事迹为次要内容的“红色故事墙”“红色文化走廊”“红色文化角”比及处可见,耳濡目染中,热血报国的种子正在学子们心中萌芽发展。“若兰拼命救军长,忠于恋爱取,不畏抛头颅,赤胆忠心英名扬……”本年秋季开学,该市若兰小学若兰前锋队编排的音乐快板《双枪女将伍若兰》,通俗易懂,很快就正在本地传播开来。这是该校继音乐情景剧《若兰》之后,创做的又一首走出校门的红色文艺做品。笔者看到以承继欧阳海为从题的红色景不雅遍及校园,细心绘制的30余个红色故事,让校园里的每一面墙、每一个楼道,都充满了“红色味道”。该校担任人引见,正在营制进修豪杰、致敬豪杰、争当豪杰空气的同时,他们还积极走出校园开展欧阳海事迹宣讲勾当,仅客岁一年就宣讲136场,间接受众达1。3万余人次。“擦亮英模品牌,打制红色熔炉,传承红色基因。”市教育局担任人告诉笔者,耒阳市是湘南起义从疆场、批示核心和井冈山会师出发地,是一片红色热土。为鞭策红色文化进校园、进讲堂、进教材,2019年市里启动“红色德育”打算,通过用本地豪杰之名定名中小学校,打制红色校园文化品牌,让豪杰榜样成为红色育人导师,引领和激励学子们健壮成长,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、生生不息。截至目前,用伍中豪、伍若兰、欧阳海、贺恕等本地豪杰榜样名字定名的新建(扩改建)学校有11所。同时,为丰硕勾当载体,这些定名学校不只开设“党史故事”“英模人物”等节目,还普遍举办“小手牵大手、全家学党史”“‘家校共读’ 红色书喷鼻校园”等宣讲勾当。2022年,他们编纂出书的红色校本教材《耒阳红色故事汇》,已笼盖全市400余所学校,成为中小学生接管红色教育的必读讲义。(刘红日 刘娴)。